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华尔街日报解析:为什么只有中国能成为苹果的供应链中心?

  • 文学
  • 2025-04-12 21:20:04
  • 4

  转自:凤凰网科技

  4月12日,华尔街日报发文,数月来,满载iPhone的飞机不断从印度南部的金奈机场起飞,这是苹果公司为延缓关税危机而做出的最后努力。但对于这家全球最大的公司来说,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纷争不断,而苹果公司正处于这一漩涡的中心。

  和耐克以及其他美国顶级品牌一样,苹果公司成为了与中国合作的全球化先锋。蒂姆・库克意识到了中国的劳动力所蕴含的潜力。他在中国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并在此过程中成为了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华尔街日报解析:为什么只有中国能成为苹果的供应链中心?

  如今,苹果公司陷入了困境。其在中国的供应链难以轻易转移。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将部分iPhone的生产转移到美国,但这很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将产品的最终组装业务分散到印度和越南等其他低成本国家,有助于苹果公司避开中国关税带来的部分影响,但这并不能抵消其对中国的依赖,因为iPhone内部的许多关键零部件仍将在中国生产。

  库克曾表示,苹果公司很难在美国生产iPhone。因为美国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无论是熟练工人还是非熟练工人。即便有足够的劳动力,成本也会过高。韦德布什证券公司指出,一部完全在美国制造的iPhone可能售价高达3500美元。

  曾在中国为苹果公司从事组织发展工作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道格・格思里表示:“中国花了40年时间才建立起一个复杂的制造业供应链。我们曾经也拥有这样的供应链,任由它流失是一场灾难。”

  格思里在为苹果公司研究替代方案时发现,其他国家无法像中国一样成为理想的制造中心。印度有大量的劳动力,但官僚作风可能会使其难以迅速开展业务。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印度南部的两个邦,因为那里的办事流程更为简化。

  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富士康在金奈附近设有其在印度的主要工厂。印度官员希望,对中国加征的新关税,将有助于该国承接更多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业务。但这样的转变还需要数年时间。

  2015年,库克在采访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逐渐不再拥有那么多职业技能型人才。你可以把美国所有的模具制造工人都召集起来,可能把他们放进我们现在所坐的这个房间里就够了。而在中国,这样的工人得占据好几个足球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