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
4月9日,申遗与博物馆建设调研座谈会在茅台举行,行业专家、领导嘉宾齐聚赤水河畔,共同为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把脉定向、贡献智慧,全力推动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刘嘉麒,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原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闵庆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陆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孙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国家自然遗产专家委员雷光春,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首席研究员陈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大运河申遗文本主要撰稿人赵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乔晓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副主任张子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席策展人、研究馆员常会学,贵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勇,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主任车向勤出席会议。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主持会议,集团及股份公司领导段建桦、刘世仲、游亚林、钟正强、向平出席会议。
刘玉珠讲话
会上,刘玉珠从国家层面和国际视野,解析申遗路径和策略。他表示,白酒申遗意义重大,在茅台等中国白酒企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白酒申遗进入“快车道”,这一举措推动了白酒文化价值的世界认同,还为以茅台等为代表的中国酒业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中国白酒与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农业遗产等6类遗产关联性强,建议将文化遗产确立为申遗的主要推进方向,更具可行性与战略价值。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应更多承担牵头重任,组建专业团队,做好长期规划,引领中国白酒申遗工作全面开展,全力推动申遗研究成果赢得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何晓雷讲话
何晓雷表示,申遗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遗产申报等多方面,需政府、企业、文物等部门协同合作、紧密配合、步调一致。茅台博物馆在民族产业品牌价值阐释与影响力提升进程中,不仅需要精准提炼遗产价值,生动系统地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深入阐释品牌价值内涵,更要将自身建设目标巧妙融合于大历史、大生态、大地理的宏观视角之中,讲好极具特色的中国故事;应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收藏体系、建立高质量的展陈体系、完善专业化的阐释与讲解体系,全力打造行业领先的高水平博物馆。
张勇讲话
张勇表示,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传承。茅台申遗是保护传承茅台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和茅台国际化的过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贵州省文物部门将与遵义市、仁怀市和茅台集团一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将茅台文化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助力中国白酒及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张德芹主持会议
张德芹表示,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是打造文化新高地的有效途径,将增强企业文化发展效能,是国际认可和交流互鉴的文化媒介。要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放到历史的高度,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于茅台而言,一是构建“六位一体”申遗矩阵。要全面启动申遗相关工作,把申遗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来抓,将申遗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中。二是建立“全周期”工作体系。要设立申遗领导小组,组建专业攻坚团队,做好每一个申遗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力争每一阶段都有成效。三是构建“同心圆”工作机制。要广泛凝聚行业共识和社会共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与行业及行业协会携手,尽快形成中国白酒联合申遗共识,共同营造申遗的良好氛围。
专家交流发言(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建议以酒旅融合推广文化认同和文化输出,采取‘白酒+旅游+文化’的模式,延长产业链条,联动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全力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给非遗插上旅游的翅膀。”“中国白酒具有突出的遗产价值,符合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意义,能填补制酒业遗产项目的空白。为了科学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议前期开展申遗策略的研究和保护管理规划大纲的编制。”“建议突破品牌思维和企业思维,建立文化遗产思维,通过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讲好茅台故事、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茅台如何做好自身价值研究、申遗关键要点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内容进行了专项研讨,为茅台申遗工作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指导思路。
会上,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段建桦围绕基础条件、推进情况、工作难点、下步工作打算等,就茅台申遗与博物馆建设相关情况作了报告。
专家组调研
期间,专家组一行还调研了茅台文化遗产、赤水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红缨子高粱基地等,通过一系列深入调研,为茅台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且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论证、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筑牢根基。
文化遗产不是尘封的遗物,而是动态演进的文明基因。保护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人类的共同记忆,更是为未来留存创新的种子。酒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茅台始终秉持“保护文化遗产、担当历史责任”的工作使命,通过深入挖掘茅台历史文化内涵,扎实推进茅台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下一步,茅台将持续践行“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根脉,用创新之力激活文化基因,稳步推动中国白酒文化迈向世界文化,在赤水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续写中国白酒的时代华章。
国家文物局、省林业局、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遵义市、仁怀市文化旅游局等有关负责人;集团及股份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调研或座谈。
来源:茅台融媒体中心
文/图:李姿 刘莎 罗乐 孙鹏祥 王雯璇 郝辰 王家霖
摄制:刘震 马帅 罗安勇 王茂
一审:张映芳 何雪沙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