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承受8.45%年利率,绿城5亿美元高息债冲击今后利润

  • 房产
  • 2025-02-24 15:19:05
  • 12

  来源 | 地产密探

  近日,绿城中国出海发了2笔较大额的美元债,坊间解读成房企海外债“破冰”,一时间成了“孤胆英雄”。

  最近这几年,楼市持续深调低迷,很多民营房企海外债逾期或兑付难,在国际评级公司眼里,已成了“垃圾级”,甚至连“垃圾级”可能都不是。

  所以说,这两年若非头部地产央国企要出海发债几乎不可能,就算是华润置地、中海等也没咋发海外债,主要系美元利率高,而人民币利率低。

  背靠第一大股东央企中交的混合所有制大型房企——绿城中国,最近高调“破冰”发美元债,引发坊间热议。

  2月18日,绿城中国公告增发了1.5亿美元优先票据,且与前不久发行的3.5亿美元原始票据合订成同一系列票据。该系列票据的买方均来自德意志银行、汇丰、国泰君安国际、摩根大通、东吴证券(香港)及瑞银。

承受8.45%年利率,绿城5亿美元高息债冲击今后利润

  引发外界热议的焦点在于绿城此次出海发债成本偏高,远超出了市场预期,即这5亿美元合订票据均于2028年到期,要承受年利率8.45%。

  地产密探查询获悉,绿城上一轮海外发债集中在2022年,该年初曾发行了一笔4亿美元但年利率只有2.3%的增信债券。该年2月发行1.5亿美元且年利率4.7%的优先票据,且与另一笔3亿美元优先票据合订成2025年到期的同一系列票据。

  当前,绿城正面临包括合订金额4.5亿美元、年利率4.7%等2笔大额美元债的现金赎回要约压力。

  据最新公告看,绿城现金要约赎回未偿付的4.465亿美元、年利率4.7%票据(即“2025年4月票据要约”)的最大接受额约3.12亿美元,另一笔现金要约赎回未偿付的2.94亿美元、年利率5.65%票据(即“2025年7月票据要约”)最大接受额近1.4亿美元。

  换言之,绿城接下来要拿现金兑付近4.52亿美元,且将于明日或前后支付,前述存续剩余未偿付的分别是1.343亿美元、1.548亿美元,若结合绿城此次被业内视为“破冰”发行的5亿美元高息海外债,其实就是一场“接龙”。

  如绿城公告所言,此次5美元债发行将用于现有债务再融资,包括但不限于同时进行的现金要约赎回。

  若绿城此次出海发债被解读为“破冰”,这就意味着后续将有房企主动效仿出海发债。从目前看,出险房企想发美元新债可以肯定地说是不可能的,而头部央国企发个海外债本身就不是难事。

  还有比如万科、龙湖、金地、滨江、美的等非央国企优质房企,会否或能否发美元债?从现实来看,目前多数都在积极偿还美元债,但要新发行除非是利率比境内公开债利率低,有较大的息差成本优势,结合当前楼市尚未企稳,多家房企主体信用评级屡屡被降尚待修复来看,发行低利率美债也不太现实。

  基于此看,绿城此次“高息”发行5亿美元债,很难说所会形成房企效仿,说“破冰”也有点勉强,更多应是自身“应急”,借新还旧。 对于买债的投资人来说,高息率就是风险溢价的一种补偿。

  目前,绿城中国的境内发债主体是绿城房地产集团,今年1月下旬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中票,而2024年发行境内公开债全部是中票,一共8笔,总额80亿元,2023年发行“中票+公司债”合计58亿元,年利率均在4%上下。

承受8.45%年利率,绿城5亿美元高息债冲击今后利润

  其中,绿城房地产集团涉及5亿元的“20绿城房产MTN001B”将于本周内到期需要兑付。据最新发债说明书披露,截至去年9月底,绿城房地产集团货币资金616.9亿元,涉及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合计272亿元,长期借款745.4亿元,应付债券138亿元。

承受8.45%年利率,绿城5亿美元高息债冲击今后利润

  据披露,绿城房地产集团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毛利率只有约6.02%,较去年上半年13.06%直接被腰斩了,而2023年、2022年及2021年营业毛利率分别是12.16%、18.52%及19.89%。

承受8.45%年利率,绿城5亿美元高息债冲击今后利润

  从上图看,绿城房地产集团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加251亿元至1092.55亿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近18亿元至65.7亿元,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下降之下,核心是营业成本大幅增加,背后应跟开发产品的拿地成本密切有关。

  若按绿城房地产集团去年前3季度6.02%的营业毛利率,就难以覆盖绿城中国此次发行美元债8.45%的年息率,此次高息发行5亿美元海外债或蚕食今后4年公司利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