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张亚勤:未来十年机器人的数量预计可超过人类

  • 房产
  • 2025-02-23 01:12:13
  • 5

  新浪财经北美站 康路

张亚勤:未来十年机器人的数量预计可超过人类

  2025年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张亚勤以“人工智能的新浪潮”为主题,分享了对AI技术发展、产业变革以及未来趋势的独到见解。

  张亚勤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3.0阶段,从单纯的信息智能,拓展到物理智能(如自动驾驶、机器人)和生物智能(如脑机接口、AI辅助医疗)。这一进程将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并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在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时,他强调,AI的进化是非线性跳跃的,从最初的符号主义、连接主义、统计学习到今天的深度学习和大模型,AI的应用边界不断扩展。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只是科研领域的概念,而是渗透到工业、医疗、金融、自动驾驶等各大行业。

  谈及AI技术前沿进展,张亚勤特别提到了DeepSeek(DS)这一开源大模型,认为它是ChatGPT之后最重要的技术创新。DeepSeek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强化学习、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等技术,极大提升了计算效率,其R-1模型在算力仅为OpenAI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情况下,表现已接近OpenAI对标模型。DeepSeek的主要亮点包括技术创新,在推理阶段实现高效计算,使AI模型更加智能。它完全开源,代码、权重、算法全部公开,让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自由使用。同时,DeepSeek采用MIT协议,这是一种最开放的许可协议,使企业可以自由使用、改进,并无需支付许可费用。这使得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大小企业及学术界纷纷采用这一高效、低成本的AI模型,堪称AI行业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贡献之一。

  在谈及未来趋势时,他做出一个大胆预测,认为未来10年,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机器人将从工厂、社会走向家庭,成为每个人的管家、朋友,甚至帮助人们完成各种琐事。每个人可能会拥有多达10个机器人,其中包括物理机器人和虚拟助手。这一趋势不仅会改变个人生活方式,也会对社会结构、就业模式和经济体系带来颠覆性影响。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无人驾驶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百度“萝卜快跑”已经在武汉和上海实现落地运营,大规模商业化部署指日可待。

  张亚勤分析了AI在未来几年内对各行业的影响,指出AI的普及将重塑多个核心产业。最先受益的无疑是IT行业,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苹果等科技巨头将成为AI发展的最大赢家,它们主导着AI基础设施、芯片和云计算技术。此外,电力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变革。由于AI计算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系统面临挑战。中国电网仍有前瞻性规划,但美国电网老化严重,变压器的平均使用年限远超设计寿命。美国目前正重启核电站,以补充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医疗、制药、制造业、交通等行业也将经历深刻变革。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甚至支持无人工智能医院的建设。张院士提到了由AIR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AI驱动的虚拟医院“Agent Hospital”项目,可在短短两天内模拟三甲医院两年的诊疗数据,极大提升医疗效率。

  谈及AI时代的人才培养,张亚勤强调,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记忆能力,而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AI能够记忆和处理庞大的信息量,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必须改变,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个性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他建议,课堂应全面引入AI工具,让AI成为学习的助手,而非受到限制。未来,AI将如同手机一样,成为人类思维的延伸,人类要学会与AI共存,并利用AI提升自身能力。

  尽管AI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他也提醒大家关注AI的风险。当前,AI的能力已非常强大,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伦理等问题。例如,AI生成的虚假信息和“幻觉”现象可能对社会信任体系造成冲击。AI在物理世界的应用,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脑机接口等生物智能技术可能引发伦理和监管问题。他呼吁,政府、企业、学术界需要共同推动AI治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以确保AI的可控发展,避免技术失控带来的潜在危害。

  对于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通用人工智能(AGI),张亚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AGI应该被定义为“在绝大多数任务上超过绝大多数人类”,而目前AI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不同领域的AGI实现时间不同。例如,信息智能(语言、图像、视频)预计5年内达到AGI水平,物理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预计10年内成熟,生物智能(脑机接口、AI辅助医疗)预计15-20年实现突破。总体来看,AI将在未来15-20年内逐步达到AGI水平,彻底改变社会运行方式。

  张亚勤的演讲既展现了AI技术的前沿趋势,也讨论了AI的现实挑战。他认为,AI不是人类的对手,而是人类最重要的伙伴。未来,AI不仅会提升产业效率,还将解放人类时间,让社会更加智能、高效、自由。他鼓励年轻人勇敢拥抱AI时代,敢于做梦,勇于创新,用AI赋能未来世界。最后,他介绍了即将出版的新书《智能涌现》,该书将系统性探讨人工智能的演进与未来发展方向,为AI从业者、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深度思考。

  附演讲实录(有精减):

  大家下午好!感谢主持人,也很高兴能够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是1978年进入中科大的校友,今天看到在座的学弟学妹以及许多年轻的朋友,感到非常亲切和高兴。

  刚才主持人介绍了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最初的科幻概念,逐步演变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技术,影响着科研、产业、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从AlphaGo到ChatGPT,再到现在的DeepSeek,可以说人工智能的演进速度日新月异。每次我更新PPT,都发现其中的内容已经过时,这足以说明AI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今天的演讲将以更宏观的视角,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趋势、产业化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享。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正在引领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从技术趋势来看,当前有三股主要的科技洪流在驱动人工智能的进步:第一是数字化,这是AI发展的基础;第二是人工智能本身的算法演进和技术突破;第三是新兴产业的出现,它们借助AI重塑了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

  数字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容和文档的数字化,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字音乐、视频、图片、电子文档等。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即互联网的普及让PC互联、移动互联发展起来,同时企业的数据库、云计算等技术迅速成熟。如今,我们进入了数字化3.0时代,不仅信息被数字化,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也正在被数字化,比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电网,以及生物信息、蛋白质数据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最早,科学家们通过符号主义、连接主义等理论探索智能的实现方式。后来,深度学习推动了AI的突破,使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巨大进展。如今,我们正处于大模型时代,AI不仅能识别和分析信息,还能生成内容,甚至自主学习和推理。AI的能力越强,带来的风险也越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AI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及治理框架,确保技术的可控性,避免潜在的社会危害。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多个行业,首当其冲的是IT产业,包括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苹果等公司,它们在芯片、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电力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变革。随着AI计算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系统正面临挑战。中国的电网规划较为前瞻,但美国的电网系统老化严重,许多变压器早已超过使用年限,这促使美国重新考虑核能等新能源的发展。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我认为未来十年,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它们将首先进入工厂和社会,如保安、警察、服务行业等,最终走入家庭。我相信,未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拥有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与人类交流,完成家务琐事,甚至成为管家和朋友。每个人身边可能会有十个机器人,其中一些是物理形态的,另一些则可能是虚拟的智能体。未来,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自动驾驶领域,AI的应用正在迅速推进。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武汉和上海进行运营测试,预计未来几年将大规模商业化。相比传统驾驶方式,无人驾驶在安全性上提高了十倍以上,并且成本更低,极大地改变了出行方式。

  在医疗领域,AI正加速推动智能医院的建立。例如,由AIR科学家自主研发的“Agent Hospital”是全球首个完全由AI驱动的虚拟医院,能够在短短两天内模拟三甲医院两年的诊疗数据,并提供比医生更精准的诊断。尽管AI无法取代医生,但它可以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帮助提高医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包括生物智能,例如脑机接口技术。大家可能知道,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正在研究将芯片植入人脑,而我们研究的方向则是采用非侵入式手段,通过高度灵敏的传感器检测脑电波和机电信号,再利用人工智能解析这些数据,实现意念控制。比如,杭州强脑科技已经可以帮助假肢患者可以仅凭意念控制机械手完成书法创作,甚至演奏钢琴。这种技术的发展,将为医疗康复、残疾人辅助设备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随着AI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发生变化。过去,教育体系强调记忆力和标准化知识,而在AI时代,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未来的教育应更加个性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仅仅接受标准答案。课堂应当全面引入AI工具,而不是限制其使用。AI将成为我们思维的延伸,就像手机成为人类的“外脑”一样,AI也会成为人类的认知助手。因此,我们要学会与AI协作,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尽管AI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它同样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目前,我们主要看到的是信息层面的风险,比如虚假信息、AI幻觉、深度伪造等问题。然而,未来AI的风险将扩展到物理世界,例如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如果这些系统被黑客攻击或滥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脑机接口等生物智能技术也带来了伦理和隐私方面的挑战。因此,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需要共同努力,推动AI的治理和政策法规建设,以确保AI的发展可控、安全、透明。

  关于通用人工智能(AGI),我认为它应该被定义为“在绝大多数任务上超越绝大多数人类”。按照这一标准,AI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智能,即AI在语言、图像、视频等任务上的突破,我认为5年内可以实现AGI水平。其次是物理智能,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预计10年内会成熟。最后是生物智能,如脑机接口、AI辅助医疗等,预计需要15-20年才能达到AGI水平。AGI将在未来15-20年内逐步实现,并彻底改变社会运行方式。AI不仅不会取代人类,反而会帮助人类解放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的新浪潮正在改变世界,它融合了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并基于海量数据、指数级算力以及人机协作的智能算法。到2030年,人工智能预计将创造2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相当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GDP规模。这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社会和经济结构的重塑。

  面对AI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也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用AI赋能产业,推动社会进步。我也即将出版一本新书《智能涌现》,其中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历史、未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最后,我想鼓励大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定要敢于做梦。只有敢于做梦,才能推动人类迈向更伟大的未来。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