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政策频出助力脑机接口产业链加速突破

  • 房产
  • 2025-02-06 08:54:03
  • 3

  本报记者 郭冀川

  今年以来,国内脑机接口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政策春风,意在加快脑机接口产业链发展。

  顶层设计层面,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的公示,这一举措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方层面,《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北京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北京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培育3家至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1个至2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等目标。上海发布的《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上海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等目标。

政策频出助力脑机接口产业链加速突破

  面对政策利好的密集出台,资本也闻风而动。浙江金科汤姆猫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汤姆猫”)2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脑机接口业务方面,公司与杭州妞诺霄云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公司与合作方持续在推进脑机接口领域的产学研工作及拟落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商业模式探讨等前期工作。”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机接口技术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政策的持续扶持为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张孝荣进一步分析称,尽管目前我国脑机接口产业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芯片等关键环节相对薄弱,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产学研医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对此,《北京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平台体系建设,促进双链融合发展”“梯度培育科技企业,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等重点任务,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链完善,着力培育脑机接口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行动方案》也对脑机接口产业链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如培育本地脑机接口产业链主体,积极吸引产业链上游优势企业,重点支持微型、强生物相容性、高通量柔性电极及关键材料研发等。

  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浩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逐步落地,行业政策频出,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王浩冲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们已布局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了可穿戴式脑电采集分析系统、通用脑机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等多款产品,面向脑卒中、脊髓损伤、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康复治疗应用。未来希望能够在行业标准指引和产业链赋能下,加快更多应用场景落地。”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等领域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健康人群对于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有话要说...